
絡絲潭
絡絲潭是紅旗渠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,位于紅旗渠青年洞西約1公里牛嶺山東垴村下方,也叫天橋斷。絡絲潭因其潭深一絡蠶絲而得名,又因濁漳河有九峽十八斷,此處是一較大斷嶄跌水...
日期:2021-02-19 ?? 閱讀:706
絡絲潭是紅旗渠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,位于紅旗渠青年洞西約1公里牛嶺山東垴村下方,也叫天橋斷。絡絲潭因其潭深一絡蠶絲而得名,又因濁漳河有九峽十八斷,此處是一較大斷嶄跌水...
日期:2021-02-19 ?? 閱讀:706紅旗渠紀念館位于河南省林州市,是為了紀念林縣(現林州市)人民為了改變缺水舊面貌,發揚自力更生,艱苦創業、團結協作、無私奉獻修造紅旗渠這一偉大創舉而建立的。 1975年在...
日期:2021-02-19 ?? 閱讀:627紅旗渠青年洞總長616米,高5米,寬6.2米,青年洞位置處于豫、冀、晉三省交界處,素有雞鳴一聲聞三省之說的牛嶺山村下方,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。它是紅旗渠水工、建筑和自然...
日期:2021-02-19 ?? 閱讀:725網上訂票
根據您的需求,提供給您最匹配的方案。
精神內涵
【央視新聞】我們的傳家寶——紅旗渠精神
太行山東麓,一條流動的天河盤在山腰,這就是被稱為世界奇跡的紅旗渠。 站在渠埂上,抬頭是陡立千仞的懸崖,俯首是深達百米的峽谷。渠水懸在半空,靜靜流淌。 20世紀60年代,為
紅旗渠 | 新華網首頁報道:國家相冊《悲壯紅旗渠》
新華社《國家相冊》欄目 第三季第40集播出《悲壯紅旗渠》 這不是攀巖,不是極限運動, 而是60多年前, 一群連飯都吃不飽的人, 在與命運抗衡。 他的臉被石頭砸中, 牙齒斷了壓住
光明日報專版報道:歷久彌新永不過時的紅旗渠精神
紅旗渠吸引著成千上萬人前來參觀學習,尋找精神動力、源頭活水。資料圖片 纏繞于太行山腰的紅旗渠,仍然在崇山峻嶺中靜靜地流淌。資料圖片 初秋的太行山,群山蒼翠,綠浪滔天
游記攻略
建渠英模
【新華訪談】紅旗渠精神——三代人堅守的信仰
紅旗渠故事 一渠繞群山,精神動天下。紅旗渠,像一條藍色飄帶纏繞在北雄風光最勝處的太行山上,它是一座永恒的豐碑,鼓舞一代又一代人不忘艱難困苦,為美好生活而奮斗。 11月
【人民日報】——尋跡紅旗渠
八百里太行一路向南,在晉冀豫交界處造就了一段峻奇險絕的北雄風光,卻也因太過于壁立刀削、阻隔交通被畏為險途,英雄如曹操也曾感嘆北上太行山,艱哉何巍巍。悠悠千百年,巍
重走初心之路,致敬紅旗渠勞模!
6月29日上午,22名修渠勞模踏上了這片久違的土地,重回他們戰斗過的地方。這些歷經歲月洗禮的英雄們,不忘初心之路,追尋當年的足跡,重走紅旗渠。 致敬勞模 年過古稀未伏櫪,勞
精神傳承
【尋找紅色記憶 感悟精神偉力——初心·建黨100周年】太行山巔那面永不褪色的旗幟
巍巍太行,壁立千仞,雄偉壯闊,綿延千余里。 劈開太行山,漳河穿山來一曲老歌深情地唱出了林州(原林縣)人民戰天斗地的壯志豪情,這背后則是30萬林縣人民苦戰10個春秋,靠著一錘
紅旗渠 | 最美人間四月天 紅旗渠旅游再掀熱潮!
紅旗渠旅游提前開啟黃金周模式,在線預約連日攀升,游客接待量持續走高,全國各地的游客在這里感悟紅旗渠精神,傳承紅色基因。 景區工作人員堅守崗位、忙而不亂,游客安全有序
紅旗渠 | “世界第八大奇跡”,67萬人告別缺水……那座渠,那些人,現在怎么樣了
《站在紅旗渠上》,視頻來源:安陽師范學院 1960年 河南省北部山區的林縣(今林州市) 進行著一個震驚世界的工程 凌空除險(來自紅旗渠官方網站) 10萬人僅憑簡單又原始的工具 在
毛澤東同志接見林縣縣委書記楊貴
江澤民同志視察紅旗渠
胡錦濤同志視察紅旗渠.
習近平同志給予紅旗渠精神高度評價
李先念同志陪同贊比亞總統卡翁達參觀紅旗渠
烏蘭夫同志陪同柬埔寨首相賓努親王參觀紅旗渠
Copyright ?林州市紅旗渠風景區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 -----ICP備案號:豫ICP備18036714號-2
公網安備 33011002012948號 技術支持:大洋科技
手機掃一掃,關注我們